“工資三四千元,還能照顧孩子。”近日,從海原縣海城街道辦幸福社區家政培訓班畢業的馬曉梅順利找到了心儀的工作。這是當地多措并舉促進就業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海原縣創新實施“縣、鄉、村三級書記抓就業”的“三級包保”工作機制,通過精準摸排、動態管理、分類施策,推動農村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持續增收。目前,全縣已組織1717名鄉村兩級干部對農村勞動力實行全覆蓋包保,確保“戶戶有增收渠道、人人有就業機會”。
為織密就業服務網,海原縣建立起覆蓋全縣的就業服務體系,整合村(社區)工作人員、駐村工作隊等力量,逐村逐戶采集勞動力信息,并依托人社一體化系統實行動態更新,全面掌握勞動力就業狀態、技能水平和培訓需求,做到“一人一檔”“一戶一策”。
在此基礎上,海原縣圍繞重點產業開展訂單式、定向化職業技能培訓,今年已累計開展各類技能培訓2936人次,完成區級目標任務的198.7%;舉辦招聘活動17場、“直播帶崗”330余場,歸集就業崗位近3萬個,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26萬人,創收10.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22%和42.79%。
“我們計劃全年實現10萬人以上轉移就業,其中常住勞動力7.5萬人。”海原縣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未外出務工的勞動力,重點引導發展種植養殖產業;對外出務工人員,加強跟蹤服務,確保人崗匹配、穩崗增收。
與此同時,海原縣還通過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培育創業實體等方式,激發群眾自主創業熱情,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每周調度、每月研判的工作機制,讓就業政策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全媒體記者 張鎧捷 劉立濤 范本哲)